日前,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,龙湾考古遗址公园经过十年建设,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。
龙湾考古遗址公园是以“天下第一台——章华台”为主题,建设集遗址保护研究、展示教育、研学拓展、文化创意、休闲游憩于一体,全方位展示楚文化及荆楚历史风貌的保护展示区域,考古遗址公园全部位于遗址保护范围内,总面积586.45 公顷,由22处夯土基址、古河道与两个展馆、考古体验区组成了7大保护展示区。
据悉,龙湾遗址内出土的夯土基址是迄今发现的东周时期建造规模最大、规格最高、延续时间最长、建筑形式最独特、保存最完好的楚国宫殿建筑基址,开创了我国皇家宫苑建筑园林化的先河。龙湾遗址区划范围100.9平方公里,主要遗存有遗址和墓地40余处,其中以周代楚文化遗存数量最多、内容最丰富。龙湾遗址保护区划基本囊括了遗址全部遗存,其中重点保护范围32.8平方公里。
龙湾镇负责人介绍,该镇支持配合龙湾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积极争取各方支持,实施“四大工程”:完成了郑家湖0.5平方公里的退池还湖及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门建设;龙湾遗址展示馆和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已经完成并对外开放,以章华台路、幸福路为核心,南北外环路为辅的交通路网格局已经形成;景区内龙湖河、幸福渠、解放渠完成河渠道路硬化、河边护坡和沿河休闲步道建设,以及景区周边的郑家湖村、瞄新村、双丰村等三地完成楚国风格民居立面改造200户及配套设施建设;围绕21万亩虾稻田园综合体,形成了虾稻景观带、文保科普带、乡村旅游带、瓜果采摘带和休闲旅游区、小龙虾垂钓区、科普教育区、楚文化巡演区。龙湾遗址·章华台作为龙湾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,目前已形成虾稻田园综合体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融合发展,农旅结合相互促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。
截至目前,龙湾考古遗址公园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,建成了章华台基址展示馆、龙湾遗址博物馆,完成旅游专用通道、绿化美化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,标识标牌等服务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健全,遗址公园初具规模并实现了对外开放。龙湾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不仅整体保护了遗址本体与周围环境,而且发挥了湿地生态功能,维护了生态多样性。公园建设统筹兼顾了遗址周边村镇的发展需求,加强了与村镇生态观光园、农业采摘园、虾稻繁育基地及农家乐的合作,有效促进了文化与旅游融合。公园的建设、日常运转,已经为周边居民增加就业岗位 1000余个,带动了周边旅游、民宿、餐饮业发展,总体推动了龙湾经济社会发展。
下一步,龙湾镇将继续坚持以创促建,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,推进景区开发建设,完善配套设施,丰富旅游产品,提升接待水平,优化景区管理,擦亮楚章华台文化旅游品牌,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助力全域旅游建设。(来源:潜江日报)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潜江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主动与我们联系删除!
- 龙湾镇人大代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
为进一步规范各类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生产行为,筑牢安全生产防线,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3月13日,龙湾镇人大代表深入辖区内企
- 龙湾镇:紧盯农时送技术促丰产
当前正是春季果树修剪的黄金期,3月15日,龙湾镇农技站组织技术人员前往服务点开展技术服务,针对果树修剪、病虫害防治、肥水
- 龙湾镇开展“破窗拆网”专项行动
为深刻吸取防盗窗(网)、铁栅栏阻碍被困人员逃生和灭火救援的事故教训,坚决杜绝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,3月12日,龙湾镇积极
- 龙湾镇:舞好龙头“第一棒” 冲刺首季“开门红”
一年之计在于春,全年增长看首季。新年伊始,龙湾镇以开好局、起好步,冲刺首季“开门红”的姿态,全力以赴忙生产,铆足干劲抢先
- 龙湾镇开展禁种铲毒宣传踏查行动
为打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,实现毒品原植物“零种植”工作目标,2月22日至27日,龙湾镇禁毒办联合派出所在辖区内22个
- 龙湾镇开展“扫黄打非”专项排查行动
为切实防范化解各类文化风险隐患,净化辖区文化环境,2月23日,龙湾镇扫黄打非办联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开